「生野礦山寮馬車道」(今「銀之馬車道」),連接了兵庫縣朝來市的生野礦山與姬路的飾磨津。這條道路由法國工程師萊昂&midd...
本區域現屬於姬路港的一部分,過去曾是飾磨津裝卸碼頭,也是當年「生野礦山寮馬車道」(今「銀之馬車道」)的終點。當時,...
這塊石碑是1876年完工的「生野礦山寮馬車道」(今「銀之馬車道」)的竣工紀念碑,馬車道曾經連接了兵庫縣北部的礦山和飾磨...
位於銀之馬車道旁的宿場町。東西南北的街道交會地點,成為馬車道的物資中繼據點。 辻(音同「十」)川町是日本著名學者及...
名門望族三木家於1655年遷來福崎定居,此處房屋就是他們的私宅。1697年,三木家開始建造宅邸,擴建工事持續到了明治時代(1...
屋形町是一處重要的宿場町(驛鎮),是往來於兵庫縣北部礦山和姬路港之間的旅人的休息地。江戶時代(1603-1867),生野礦山...
中村・粟賀町地區是位於連接兵庫縣北部礦山和姬路港道路上的宿場町(驛鎮),鼎盛時期,這裡曾經擁有40多家商店。明治時代...
江戶時代(1603-1867)末期,粟賀町的富商及望族竹內家在此建造了宅邸。該住宅是中村・粟賀町地區僅存的兩處江戶時代建築中...
生野礦山曾是日本白銀開採量名列前茅的礦山之一,也是第一家國營礦山。1868年,明治政府選定生野礦山為推動現代化改造的示...
生野礦山相關遺跡(生野礦山和礦山町文化景觀)是日本國家選定重要文化景觀。生野礦山町沿著市川河畔綿延7公里。在姬宮橋上...
坐落於「礦石之道」上的神子畑(音同「田」)鑄鐵橋和羽渕(音同「淵」)鑄鐵橋,分別於1885年和1887年落成通車。礦石之道...
據說,神子畑(音同「田」)採礦的歷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。和鄰近的生野、明延礦山一樣,神子畑礦山數百年持續出產銀和銅...
這棟建築是1872年為法國地質學家及工程師埃米爾·泰奧菲爾·穆謝(Émile Théophile Mouchet, 18...
明延礦山明神電車於1929年正式開通。這條長6公里的電氣化鐵路,穿過山中隧道將明延礦山的礦石運送至神子畑(音同「田」)選...
據說,明延礦山在8世紀左右就已經開始開採。這裡發現了多種金屬礦,但以銅和錫的產量最大。傳聞,奈良東大寺那尊著名大佛的...
1573年,流經中瀨的八木川中發現了黃金。開採金礦的礦業迅速崛起,並成為政府極其重要的收入來源,因此礦區的守衛如「城下...
「觀光景點」檢索結果41件
據說七寶寺內的鏡子是唐式的伯牙彈琴鏡,在日本流行於奈良時代至平安時代的鏡子形式。 鏡面以精巧的毛雕,描繪阿彌陀淨土圖...
兵庫縣神河町吉富畑川原被推定為現存的生野礦坑寮馬車道,是能夠感受當時風貌的唯一地方。從生野至姬路港的49公里,大部分改...
以紀州高野山金剛峯寺為總寺院,高野山真言宗的寺院,主佛為十一面千手觀世音菩薩。據說創建於大化年間,開山鼻祖為法道仙...
除了銀之馬車道之外,亦展示神河町的歷史與文化相關的資料。此外,亦作為當地的交流場所、社區營造的活動據點活用。
父親是播磨國主,建造姬路城的池田輝政,母親是德川家康的次女——督姬,三男——松平輝澄的嫡男—...
徹心寺是於1665年,由福本藩主——池田政直所創建。據說政直基於父親——輝澄(池田輝政四男)的法號「...
1952年1月,因為偶然發現一片押型紋土器片,此地區被認為是播磨地區最古老的早期繩文時代的遺跡地,經過後來的挖掘調查,確定...
南北朝時代,赤松圓心的孫子——永良三郎則綱,於海拔433公尺的鶴居城山興建鶴居城。如今,只保留遺跡的一部分,但...
介紹市川町鶴居出身的劇作家——橋本忍的成就。展示本人捐贈的許多劇本、原手稿、獎盃、電影海報・傳單。
舊牛尾分校。作為社區中心使用,有展示市川町的古老生活用品和農具等的「市川町民族資料館」、展示砍伐檜木神樹,作為姬路城...
相傳創建於孝德天皇時代,位於縣立自然公園內的神社。姬路城的昭和大維修時,作為西心柱使用的檜木神樹,是從神社內砍伐。